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是顺应国家构建社会心理服务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迫切需要而设立的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群涵盖专业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专职教师16名,其中副教授4名,硕士以上学历11人,聘有校外知名专家5人。
(一)陈义,出生于1975年10月,汉,河南漯河人,副教授,硕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职业教育中级“双师型”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199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学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专业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主要承担《小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等课程的讲授工作,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师生好评。主持完成校级课程改革项目二项,并荣获二等奖。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19项,获省级优秀调研课题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获省市级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0篇,主编、参编专业教材7部。多次获得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二)王红晓,出生于1977年12月,汉,河南漯河人,副教授,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学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河南省职业教育中级“双师型”教师,200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专业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主要承担《发展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的讲授工作,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师生好评。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15项,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1篇,主编、参编专业教材5部。多次获得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三)陈水生,出生于1970年2月,汉,河南漯河人,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心理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河南省职业教育中级“双师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专业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承担《人格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的讲授工作,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师生好评。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9篇,主编、参编专业教材2部。多次获得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四)赵俊豪,男,汉族,大学本科,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职业教育中级“双师型”教师。发表论文7篇,参与省市级课题3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是河南省心理学会会员、漯河市心理学会秘书长。1991年以来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
(五)杨道,本科学历,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994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主要从事师范专业心理学课程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工作,出版《小学心理学》教程等教材,参与师范专业建设和课题研究。
(六)王梦琳,讲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专业教师。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硕士毕业,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职业教育初级“双师型”教师,研究方向主要是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教授《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先后发表学术论文《痕迹化管理应用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等五篇。2021年主持河南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痕迹化管理在小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并成功结项;2024年主持漯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心理健康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河南省第十九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
(七)谢孟哲,出生于1995年11月,汉,河南平顶山人,讲师,2020年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职业教育初级“双师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主要承担《小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等课程的讲授工作,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师生好评。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5篇,主编、参编专业教材1部。多次获得学院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八)杨二宾,讲师,毕业于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应用心理学专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职业教育中级“双师型”教师。先后荣获漯河市“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优秀辅导员”、漯河市“共青团青年标兵”、学院“优秀党员”、学院“优秀教师”、学院“师德先进个人”、学院“优秀心理咨询师”等。主持河南省社科联课题《别让熬夜成为一种习惯》、先后撰写《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浅析戴明环理论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基于幸福教育视角探究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培养方法》、《基于积极心理学探析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等文章。
(九)楚佳佳,女,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讲师,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河南省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河南省职业教育初级“双师型”教师,漯河广播电台特聘心理辅导专家。主持及参与省级社科项目5项、市级社科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多年从事应用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方向研究。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未成年人团体辅导及职业生涯规划。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生理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十)王嘉楠,女,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漯河市欧美同学会成员,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河南省职业教育初级“双师型”教师,漯河市高层次人才,多次获得师德优秀荣誉,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科研成果方面,已成功主持完成4项市级课题,发表论文《分类发展视域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对策》、《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新要求与新策略》、《基于大数据时代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等,参与编写学术著作《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两本。教学方面,主要从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方向的专业课程,如《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教育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十一)杨文杰,出生于1995年1月,汉,河南周口人,助教,硕士学位,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专业教师。研究方向:神经反馈、EEG、注意力调节。主要承担《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课程的讲授工作,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师生好评。主要科研成果中科研项目:2019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脑电神经反馈对儿童注意力的作用及其机制》、参与省级项目《神经反馈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作用研究》SK201929、2024年主持漯河市社科联课题《青少年短视频沉迷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等;发表论文《Effect of Excessive Use of Internet Games on Inhibitory Control and Resting-State EEG》、《神经反馈调节健康个体注意力的研究进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