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霞,现任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许慎文化学院英语教育教研室主任。她孜孜不倦从事英语教学三十载,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师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成绩突出。在许慎文化学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她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和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但却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着,无私奉献着,用爱心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用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丹心育桃李,师德谱华章”的人生信条。
一、严以律己 身正为范
工作中,张晓霞老师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时时做学生的榜样和表率,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教育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一天晚上,她突发高烧不退,呕吐不止,被连夜送入市中医院就医,经过了一夜的持续输液,体温仍高达40度。看到她水米未进、身体虚弱,家人便劝其请假,等身体好了再去上课,但一想到有百余名学生等着上课,她说:“上课是头等大事,那么多学生要等我上课,此课耽误不得呀!”。张老师便不顾家人的劝阻,执意到校坚持上课。课间休息时,她终因体力不支,趴倒在讲台上。学生们看到这种情景,感动地说:“老师,你病成这样还来给我们上课,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您先回医院治病吧!”正是这种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让张老师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二、以爱感人春风化雨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张晓霞老师始终将陶行知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句话铭记在心中,并以此作为她的工作信条,凭着对学生的炽热情感,搭起了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
来自新乡的学生郭永辉身患残疾,性格内向自卑,是张老师春风化雨的鼓励与劝导,让他意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使其终于不再自暴自弃,脸上又重新展露出自信的笑容。
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张传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张晓霞老师认识到关心贫困生不仅要从物质方面给予帮助,更需要从精神上进行细心呵护、关怀和引导。因此,她多次找张传军同学谈心,终于让他明白,苦难和贫困有时也是人生的一剂良药,重要的是如何把它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和直面困难的力量,用知识改变命运。
来自江苏丹阳的学生朱向阳,有一次在踢球时不慎摔倒导致骨折,当得知这一情况后,张晓霞老师立即将其送往医院,并陪他拍片、检查、垫付医药费,一直忙到半夜。出院后,考虑到他离家远,一旦回家还会耽误功课,在与其家长商量后,决定让他继续留在学校,并安排男同学轮流背他上下课。当张晓霞老师每天都变着法儿的为他做些好吃的端到他的面前时,把脏衣服洗好叠放整齐摆在他面前时,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眼里竟含着泪花,从此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努力学习……
历届学生参加学校和省级专业技能大赛,张老师和指导老师一起研读大赛指南,制订指导方案,耐心进行指导,多名学生在省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结合专业实际,积极开展学生专业社团建设,“金手指美工社”已经成为学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学校领导师生的高度赞扬,也得到了国家教育部职成司谢俐司长的充分肯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张晓霞老师用自己的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感动着每一位老师。
三、谦和虚心 乐于奉献
在教研室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张晓霞老师始终从大局出发,为人谦和虚心,与同事相处和睦友好,舍小家顾大家,带领教研室的老师们团结协作,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学院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荣誉面前从不争抢。儿子高三那年,由于爱人也出差在外,为了完成学院的重要任务,她依然“狠心”地将儿子托付给朋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学院工作中;教师参加省级和校级大赛,她总是主动帮助老师制作课件,撰写讲稿,多次观摩参赛老师演练,积极提出优化建议,为多名参赛教师取得省级大奖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学生教育见习期间,她多次带领教研室老师到实习合作单位与小学英语教师深入交流,进行听课观摩,了解小学英语教师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美誉度。她所带领的英语教育教研室也被学院评为“先进教育见习教研室”。
四、丹心育桃李 师德普华章
张晓霞老师将自己的“爱与责”洒满了三尺讲台,扎根教育、默默耕耘。她说:“教室里的阵阵掌声,学生成功时的喜悦,节日时的张张贺卡、句句温暖的祝福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在学生心中,张老师可亲可敬。当学生疑惑时,她耐心讲解;当学生胆怯时,她大胆鼓励;当学生成功时,她表达祝福。同事遇到困难时,她挺身而出;同事需要帮助时,她施以援手;在领导心中,她爱岗敬业,工作不挑肥拣瘦,荣誉不争不抢。教学业务上精益求精,深入钻研,结合教学实践,发表学术论文,承担并完成多项科研课题,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在教研室管理上以人为本,高度负责,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将教研室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基层教学组织,各项工作追求卓越。张晓霞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丰硕的工作业绩,得到师生高度评价。因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她被评为“漯河市优秀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丹心育桃李,师德谱华章”的初心和使命。